2025年03月27日,上海希腾电子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岳永铮受邀为必威betway西汉姆联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讲授《冲压工艺及模具》课程。此次活动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、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,旨在通过企业专家进课堂的形式,将产业前沿技术融入教学,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,助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上海希腾电子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,是专业从事非标设备生产与研发、汽车制造自动化成套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。作为公司创始人,岳永铮董事长主导战略规划,推动产学研合作落地10余项专利技术转化,在材料加工工程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。
课堂实录:理论结合实践,赋能专业成长
1. 解析行业趋势,锚定技术方向
岳永铮以先进连接技术为切入点,通过关键铆接技术分析与案例推演,系统阐释先进工艺到设备研发在整个制造轻量化发展中的核心作用。他指出:“产品创新可以通过技术优化、技术创新与工艺升级协同实现”,并结合企业实际项目,详解智能化产线设计与设备研发动态。
2. 拆解工艺难点,深化专业认知
课程聚焦冲压工艺技术细节,对比学校模具设计与企业实践的差异:
企业设计维度:客户数模解析、安全冗余设计、标识标准化等工业级要求;
技术突破方向:产品感知、在线实时测试、自动控制、智能化检测评价系统开发等;
跨学科融合:金属成型理论、宏观力学仿真在工艺优化中的实际应用。
3. 工程师素养培育,责任与能力并重
岳永铮强调:“工程师需兼具技术深度与跨学科视野”,通过剖析非标设备研发案例,引导学生关注材料学、制造工艺学、自动化控制等关联领域,并着重探讨工程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决策中的实践价值。
校企协同:构建“教-产-研”育人生态
课堂互动环节,学生围绕“智能化冲压产线设计”“职业发展路径”等话题踊跃提问。岳永铮结合个人创业经历,建议学生“夯实专业基础,主动拥抱技术迭代”,现场气氛热烈。“企业专家授课打通了理论与实践的‘最后一公里’,学生反馈课程内容‘听得懂、用得上’。”
学院将持续推进校企合作生态圈建设,通过资源共享、项目共研等模式,打造“课程-实训-就业”一体化培养体系,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。